Yahoo!奇摩新聞調查發現,針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在位時推動的多項政策中,約77%台灣網友推崇鞭刑和社會住宅。其中超過4成網友,希望台灣實施「鞭刑制度」,另有逾3成網友,對於新加坡推動「住者有其屋」政策也極為關注。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說過8年內超越新加坡,前市長郝龍斌也借鏡星國的社會住宅政策,在越來越買不起房子的年代,想當然啦,網友都很期盼台灣能實現「住者有其屋」的一天。
但你知道新加坡的「住者有其屋」究竟是怎麼做到呢?到底傳說中的「政府組屋」真面目如何?你一定要繼續看下去,才會知道Y!
Q:新加坡的「政府組屋」居住環境怎麼樣呢?
A:小編記憶中,十多年前在新加坡東部靠近樟宜機場的Pasir Ris,是十分美好的住宅區,「政府組屋」很新,20多坪三房一廳兩衛浴,開放式小廚房,窗外插根長杆就可以曬衣服,門前有個長走廊,每天早上都有免費報送進門。
每層電梯旁有個小方門,裡面藏著「垃圾溜滑梯」,家家戶戶的垃圾都是從這個溜滑梯,滾落到大樓的垃圾房,你或許也跟小編一樣好奇,垃圾房難道不會飄散臭氣嗎?經小編觀察,政府組屋的一樓全是公共空間,加上垃圾房門的設置,已經避開了住家的窗戶,所以清潔人員收運垃圾時,既不會造成住戶干擾,也可以維持空氣清新。
走出組屋前往MRT,通常搭區內巴士或騎自行車,不用5分鐘就可以到達,社區內有幼兒園、小學,婆媽要買菜可以到社區裡的「Bazaar」(有點像全聯的菜市場),也可以在MRT共構的連鎖購物中心買生活補給品。印象中,新加坡這類住宅區的Shopping Mall頂樓都有大型文具店和圖書館。
MRT周邊的生活機能很完善,有得吃、有得逛、公車班次也很頻繁,附近還有個Pasir Ris Park,是個有海灘和度假村的公園,記得那時,假日時可以去度假村泳池游泳,再到公園海灘散散步、騎單車,或躺在草地小憩!
Q:「政府組屋」都住什麼樣的人?
A:新加坡500多萬人口中,約有82%的人口都是居住在政府組屋裡(其中80%擁有自己購買的住房,2%是租賃住房)。1964年開始推動「住者有其屋」政策,目的是要讓每一位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享有自己的居所。在組屋的建設過程中,除了控制興建成本,對居民購買組屋也實行免稅優惠措施。另一方面,新加坡政府為了強化亞洲家庭的價值觀,如果子女和父母在一定距離內買房,可獲得3萬元補助,另在住房分配的過程中也有優先權。
Q:有人利用「政府組屋」炒房嗎?
A:很難!「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主導開發與建設的,過程中嚴格控制土地資源,為保證絕大多數居民負擔得起,利用公積金制度制度和住房公積金保障制度,並以家庭收入水準為依據,實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另一方面,「組屋」的定位是「以自住為主」,所以限制居民購買次數,並且規定新的組屋在購買5年內不得轉售,也不能用於商業經營,還制定了嚴格的法律限制炒賣行為。
Q:新加坡的「住者有其屋」政策,有哪些特色是台灣可以效法的?
A: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專題報導,新加坡經驗可供我們借鏡之處包括:
1、設立統一專責機構:新加坡設立建屋發展局,有效集中的專責房屋政策,並全盤處理組屋規劃、設計、興建、分配與管理等。
2、建立公積金制度:新加坡的中央公積金制度,讓公積金會員可動用公積金存款購買新的或是轉售的建屋發展局組屋,促進了低收入者購房。
3、嚴格執行法令規定:新加坡政府制定了縝密而嚴格的法律法規,對購買人條件、購買程序、住宅補貼等均做出嚴格規定,按照公平原則進行合理分配。
4、適時調整住宅福利政策: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購屋政策,並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調整收入上限,且頭期款以及貸款還款方式都有所不同。
看到這裡Y!
在你心中是否激起了一些想法?究竟新加坡的「政府組屋」在台灣實施的可能有多大?隨著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辭世,國內掀起各種台星比一比的相關討論,針對「居住權」議題一直都是社會上關注的大事,也是選舉時各方爭相發表的重要政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