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Mobile 今天請到日本原廠四位負責 Xperia Z3+ 項目的設計師,包括主導 Z3+ 設計主擔當的新田岳專案經理(左二),負責相機與影像技術的高野浩司先生(右二),負責觸控技術與螢幕管理的的黃弈捷(右一)以及負責負責音響、音效設計的田代勇輔(左一),由內而外的介紹這款 Sony 全平衡設計的顛峰之作。
新田先生表示, Xperia Z3+ 可說是 Z3 發展的完成體,以提供最棒的拍照效果、最棒的娛樂能力以及最棒的整體使用體驗為目標開發;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當然最先還是從效能著手,此次也換上高通最高效能的 Snapdragon 810 ,但同時在機身工藝繼續強化,達成超越 Z3 的 6.9mm 機身厚度、 149 克設計,卻又能在提供無蓋防水的 USB 設計下維持 IP65/IP68 的防塵滴水準。
同時此次在機身設計雖維持全平衡概念,但是選用更能彰顯金屬與玻璃兩種質感的配色,使機身更能顯現所用材質的特色;且 Z3+ 大膽地採用透明蓋包覆金屬邊框,除了顯現出特殊的光澤外,能夠在不小心刮傷時為持金屬顏色與光澤;另外此次也改變記憶卡與 SIM 卡槽的設計,將兩個卡槽合為一個長拖板設計,也縮小保護蓋的面積。
此外,此次的無蓋 USB 防水設計不僅在 microUSB 插針導入防短路保護,也在與機身框體相接之處使用橡膠 O 環避免於接縫處滲水,不過新田先生也表示,雖然本身防護層級達 IP65/IP68 ,但萬一真的泡過水,還是要先甩乾再進行充電。
在相機部分,高野先生表示此次在主相機維持 20MP 的 1/2.3 吋 Exmor RS CMOS 元件,尺寸遠大於多數競品所使用的 1/3.0 吋元件,另搭配 Sony 工程團隊開發的 25mm F2.0 G 鏡片;主相機在此次使用 Sony 的 1/5 吋 5MP Exmor R 元件,搭配 25mm 光學鏡片。
為何主相機未具光學防手震?前相機也未如某些標榜自拍的機種採用 13MP 元件?主要還是為了實現更薄型的機身所做的取捨;然而 Xperia Z3+ 採用透過先進演算法的電子式防手震作為彌補,無論前後相機、拍照或是錄影,都可提供清晰地拍攝品質。
這次在主相機採用全新的演算邏輯,可進行三倍光學變焦後以 8MP 的解析度輸出照片,相較於傳統進行數位變焦後的裁切模式,以此 20MP 元件在三倍變焦後僅會剩下 2MP ,不過 Z3+ 的演算法則可將 2MP 補正到 8MP 的品質。
且此次拍攝機能加入更先進的場景辨識功能,能夠更快速的分析場景並且切換至合適的拍攝強化,尤其還針對喜歡拍美食的朋友加入美食拍攝模式,在拍攝食物時可自動的修飾提供更好看的食物拍攝照片。
同時前相機也具備場景自動拍攝功能(提供上圖黃框中的多樣功能),在逆光條件下也能夠自動判斷場景自動啟動高反差拍攝模式,保持逆光人像人物與場景的完整度。
另外此次也針對喜歡自拍的使用者加入倒數模式,除提供 0.5 秒、 2 秒 、 10 秒等選項,而在啟動自拍後也會自動對人像加入修飾效果。
影像技術方面黃弈捷表示,如同 Sony 先前對於在目前技術導入高解析螢幕的必要性的觀點, Sony 未如對手導入 2K 級顯示器,而是維持 FullHD 解析度並搭配 TRILUMINOS forMobile 與 X-Reality for Mobile ,除了較為省電外,也有技術成熟的優點;且此次在控制器導入暫存顯示記憶體,使螢幕在非動態下能夠藉此暫存記憶體減少耗電。
同時此次 Xperia Z3 也加入以像素點為單位的強光顯像調節機能(說穿了其實就是 Snapdragon Display ),透過前置的光感測器偵測環境光源,搭配背光強度調節螢幕像素點,藉此在強化下維持視覺上的色彩正確性以及清晰的顯像,同時也能減少螢幕的耗電。
Xperia Z3+ 也針對影片播放,導入源自電視技術的影像播放強化機能,使低解析度的影像透過演算法提供較好的視覺效果;另外, Z3+ 的觸控層也經過調教,可在螢幕微濕的情況下仍能有效觸控。
負責音效的田代勇輔表示, Z3+ 除了在音質方面由 Z3 的 24bit 96kHz 進化到 24bit 192kHz 的耳機與外接 USB DAC 輸出外,也導入全新基於藍牙的 LDAC 高音質傳輸協定,可透過 LDAC 技術搭配 LDAC 喇叭、耳機傳輸達 24bit 96kHz 的高品質音樂。
LDAC 可使用標準藍牙音訊 3 倍的頻寬,能夠在 CD 音質採用無損格式,而在 24bit 96kHz 音訊下則是採用壓縮方式,將原本 4.5Mbps 的頻寬透過演算技術控制在 990kbps 內,但仍能維持 Hi-Res 音質。
至於在有線連接的音訊方面,除了將音訊格式在耳機孔輸出以及連接 USB DAC 輸出都支援到 24bit 192kHz 外,此次在耳機調節功能採用全自動偵測,比起 Z3 需要手動選擇耳機類型且僅針對 Sony 耳機最佳化,插入耳機後偵測阻抗等特性,自動針對耳機特性進行校正,提供更好的聆聽感。
此外筆者也私底下詢問關於 Z3+ 的些許設計理念,為何強調音質的 Z3+ 並未如一些手機廠導入獨立的 DAC 晶片,也未採用 Sony 本社研發的晶片,主要還是為了機身厚度考量,不過田代先生認為以手機的可用空間要加入專門的音響線路會造成手機變大以及增加功耗,但田代先生表示透過軟體調教的方式仍可提供媲美獨立音效晶片的聽感。
此外,此次在連接 USB DAC 時,不同於 Z3 搭配 Android 4.3 系統時需要手動開啟 USB Hi-Res 選項, Z3+ 在 Android 5.0 系統下只要連接 USB DAC 即會自動進行 Hi-Res 輸出,同時也會自動進行升頻,採用 24bit 192kHz 的數位格式輸出給 DAC 進行解碼。
Xperia Z3+ 對於 Sony 的工程團隊可說是全平衡設計理念的成熟型,也是繼承 Z3 名號並把原本的設計做的更好的後繼機種,雖在許多的設計為了追求精巧而不得不做出抉擇,但 Sony 團隊仍設法在這些取捨之後以軟體或是結構的方式設法做到相同、甚至更好的水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