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2014年選舉扣除北市,民進黨還超過國民黨84萬票;2018縣市長選舉國民黨倒贏民進黨121萬票。
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助理教授王宏恩認為,這次民進黨的挫敗主因有三,「保守派公投」、「對總統蔡英文的不滿」和「沒禮讓柯文哲」。
若以東奧正名公投來作為統獨民調,則東奧正名的數字遠大於民進黨得票,因此地方選舉跟統獨比較脫鉤。
以藍綠得票來觀察,王宏恩質疑,基本盤還有多大?他說,以這次全國得票數來看,國民黨約49%,民進黨39%,無黨派11%,即便國民黨收穫15席縣市長,比起2014年增加10席,但並非鐵粉增加,而是中間選民增加,且票投藍營,舉例來說,台北市丁守中得票數還沒超越2014年的連勝文紀錄,桃園得票甚至比2014年更少,新北和高雄則是變動很大。
他指出,2016年之後,台灣人正式被兩大黨都「完全執政」過,造成的結果是無黨派的中間選民變多了,選舉結果翻盤的幅度很大,他認為,未來無論哪一黨執政都很辛苦,因為要隨時滿足中間選民的需求。
這次公投結果也呈現保守公投佔上風的趨勢,反同三案全過關,挺同兩案未通過門檻。王宏恩指出,根據網路搜尋關鍵字熱度,「移民」也在開票同時急遽攀升,推測可能為年輕人對公投結果的失望,與開票過程中柯文哲和丁守中持續拉鋸的焦慮。
王宏恩認為,這次選舉結果必須加上公投來一起考量,他指出,特定團體可憑一己之力通過公投連署門檻,各政黨就必須在公投題目成案後「拉攏這些公投議題」;國民黨向來被認為傾向保守勢力,民進黨則是不同議題主張的人結盟而成,當民進黨執政卻無法落實政見,自然凸顯其中矛盾之處,也因此,政黨要拉攏公投議題上,民進黨較吃虧。
至於國民黨此次在全國大勝民進黨117萬票,是否能有效延續到2020總統大選,王宏恩認為,這次韓國瑜替藍拉了不少票,若韓國瑜就任市長後沒有辦法兌現政見,韓流將會消失,甚至變成負面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