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戰,第 10 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讓主流電腦平台上至 10 核心 20 執行緒,有著最高 5.3GHz 的 Thermal Velocity Boost 願景,以及全線產品「超執行緒 H.T.」開放,無疑是希望在入門 i3、主流 i5、i7 與高階 i9 產品能夠全面迎擊 Ryzen 的攻勢;而這次新十代,是否能憑著極高時脈、極低延遲保住最速之名,這次 5 顆處理器捉對廝殺,究竟誰才能笑到最後呢!
第 10 代 Intel Core 桌上型處理器:上至 10 核、5GHz 起與全線超執行緒 On
這一代處理器對於玩家的重點大致可條列為 3:
- 上至 10 核心 20 執行緒的 i9-10900 / K / KF / F 系列,以及最高 5.3 / 4.9GHz 的高時脈。
- 全線 i3、i5、i7 至 i9 都具備「超執行緒(HT)」功能,i5 與 i3 效能對比上代有著明顯提升。
- 處理器更新 LGA 1200 腳位,不支援既往主機板,需搭配 Intel 400 系列晶片組之主機板。
除此之外,針對超頻玩家增加「Per-core HT」開關功能,可針對處理器的特定核心關閉 HT,以及支持 PEG / DMI OC 功能;另一方面,這代處理器的裸晶高度下修,也就是透過較薄的晶片(Die)搭配較厚的 HIS(集成散熱器,或稱做處理器表面的金屬蓋),讓處理器有著更好的熱傳導(散熱)能力。
↑ 超頻功能增強。
↑ 為了更好散熱,降低裸晶厚度達到更好的熱傳導效率。
簡單來看 i9-10900 系列,為 10C20T 處理器,並有著一般含內顯、F 無內顯、K 超頻含內顯與 KF 超頻無內顯等版本,其中標為 K 系列的是 125W TDP 熱功耗設計,因此時脈預設 3.7GHz、All Core 4.8GHz,並具備 All Core 4.9GHz 與單核心最高 5.3GHz 的高時脈設定,至於非 K 則是 65W TDP,時脈也下修許多。
同樣的 i7-10700 系列則是 8C16T 處理器,一樣有一般含內顯、F、K 與 KF 等版本,K 系列同樣 125W TDP,時脈預設 3.8GHz、All Core 4.7GHz,同樣非 K 下修至 65W TDP 時脈也同樣降低。
↑ 第 10 代 Intel Core i9、i7 處理器規格。
主流、入門的 i5(6C12T)與 i3(4C8T)同樣的規則,不過這次 i3 不提供 K 系列處理器,而 I5-10600 除了含有 K、KF 超頻處理器外,還有 i5-10500、i5-10400 等不同時脈與價位可選;至於 i3 則有 i3-10320、i3-10300 與 i3-10100,同樣差異都在時脈與價格。
↑ 第 10 代 Intel Core i5、i3 處理器規格。
LGA 1200 腳位 Z490 專板 主流入門板將晚 7 天
首波搭載的 Z490 主機板,已經在 4/30 揭曉各家主流款式,而這代 Z490 主機板,整體規格上並無太大升級,主要是 CPU 腳位更新至 LGA 1200,不相容既往處理器,而 CPU 同樣維持 16 條 PCIe 3.0 x16 通道,並可分為單顯卡 x16、雙顯卡 x8/x8,或者是單顯卡 x8、雙 PCIe 3.0 x4 SSD,但最終這選擇權在於主機板商。
從 CPU 連至 PCH 的通道維持在 DMI 3.0 x4 不變,而 PCH 提供的擴充能力也差不多,24 條 PCIe 3.0 通道、6 個 SATA 連接埠,而這次 USB 原生 6 個 USB 3.2 Gen 2,但最終 USB 數量一樣是依據板子而定。
↑ Z490 晶片組規格。
另一方面 PCIe 4.0 Ready 這件事,之所以會在 10 代被不少板廠當作一個行銷重點,主要在於上述 Z490 對 I/O 的更新並無實質亮點,再加上 CPU 腳位更新至 LGA 1200 後,少說同腳位 2 世代的 Intel 規劃與已經先曝光的 Rocket Lake 資料,都已間接證實了這件事。
因此不少 Z490 主機板在設計之初,除了在 SA、IO 供電補齊未來所需,也針對第一根 PCIe x16 插槽與額外準備一個直通 CPU的 M.2 NVMe 插槽,藉此達到未來 PCIe 4.0 Ready 的美夢。
但是,未來也將會有 Z590 主機板,屆時有更完整的 I/O 升級與 PCH 通道提升,而這時 Z490 只剩下降價的優勢,就看各位玩家怎麼選擇囉!
總結
一連串的測試之下,可見第 10 代 Intel Core 處理器,憑藉著高時脈、低延遲的特性保有著最速遊戲 CPU 的寶座,而這代除了時脈提升之外,溫度更比上代好壓制,i7、i9 搭配 240mm AIO 或以上之水冷散熱器,即可獲得相當不錯的全核心表現,更別說 i5 溫度表現更是出色。
精湛的 14nm 工藝讓時脈更高、溫度控制更出色,但難免的功耗硬傷勢必比對手在高一些,現階段也只能硬扛了;或者就把功耗限制打開(攤手)!
面對 AMD 的多核之爭,Intel 在同核心下保有著不錯的優勢,對於一般電腦使用、電競遊戲表現都更出色,倘若最後台灣售價能與對比的處理器相當,那這代 Intel 的優勢也會更大。
只不過在這代升級 CPU 腳位的用處實質不大,倘若這代腳位維持在 LGA 1151,讓 10 代 i5、i3 既可搭配 B460 也可選 B360 主板創造性價比,這反而才是玩家樂見,但這也只是筆者的拙見、木已成舟。
搭配 10 代處理器的首波上市的 Z490 主機板,屬於可超頻的板子,在加上 10 核的效能與諸多未來規劃之下,板子的價位勢必比上一代 Z390 高出許多,若不超頻的玩家建議可等 5/27 號解禁的 B460 與 H470 主板,屆時搭配上相對能保有更好的性價比。
Intel 新十代 Core 處理器,更高時脈、極低延遲,電競遊戲 i5 起,影音剪輯、修圖輸出與遊戲直播 i7、i9 效能更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