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彧
你用過造型立體的魚型口罩嗎?這款從韓國紅到台灣的商品,其實是不折不扣的台灣發明!北醫生醫所副教授蕭宇成18歲前都讀藝術班,拿過全國冠軍,大學勇敢挑戰物理光電,再跳轉生醫博士,他是如何成功橫跨三個領域,成了魚型口罩發明人?
2020年疫情爆發後,走在街頭,人人都帶著口罩,從最初的平版口罩,現在愈來愈多人改戴起立體剪裁的「魚型口罩」。這款韓國爆紅後一路熱銷到台灣的商品,發明人是道道地地的台灣人,台北醫學大學生醫光機電研究所副教授蕭宇成。
令人驚訝的是,蕭宇成在高中之前,讀的都是美術班,還拿過多次全國美術大賽金牌。大學轉換跑道改讀理工,生涯首次大轉彎;博士班時他從理工轉生醫,就讀交大影像與生醫光電博士學位學程。
而魚型口罩,就是蕭宇成讀博士班時,以物理學的專業、結合生醫想像,再加上美術的底子,融合而成的創新,並以此在2016年的「龍騰微笑創業競賽」中,打敗140多支參賽隊伍,抱回冠軍200萬元獎金,最後與同事和老師一起創業。
「藝術轉理工,再轉生醫」,這對許多人來說,根本是三條平行時空,蕭宇成不僅順利跳躍,還融合跨領域所學專業,創新發明拿下大獎,在學生時期就創業。
目前蕭宇成進入台北醫學大學擔任教職,不只是全國大學醫科中最年輕的副教授,還擔任北醫創新創業教育中心主任。
藝術班全國冠軍轉讀理工,看清落後原因兩年時間追上
蕭宇成出身藝術世家,18歲前一直都讀美術班,以水彩作品見長,曾拿下國內多項美術比賽金牌,包括學生美展西畫組全國冠軍,獲邀參加聯展。網路上搜尋「蕭宇成」,還能找到他當時的作品集,作品光影配色明亮創新。
累積出很好的繪畫成績,蕭宇成其實可以直接甄試進國立藝術大學,卻決定放棄過去所學。
「也是怕做藝術會餓死啦!」蕭宇成笑臉過後正色說道,當時有一位老師告訴他,單純做藝術,走到最後可能就是比賽得獎、當插畫家。
但如果能將藝術跟其他領域結合,例如理工、工程,就能走出下一個巔峰。藝術雖然不像工程技術一樣立竿見影,甚至有時好像與大眾日常生活脫節,但藝術所帶來的心靈感受,卻可以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深刻影響。就像Apple手機不只是功能便利,更是因為設計美學出眾,才能吸引全球如此多的果粉。
職涯考量,加上「藝術如何創造價值」的思索,讓蕭宇成毅然轉換跑道,從藝術班跳到普通班理組。
然而從藝術轉學工程,讓很多人都不禁好奇:「難道不怕程度跟不上同學嗎?」
面對這問題,蕭宇成停頓想了一下,「我好像真的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他回憶,轉換路線後,雖然大二成績才漸有起色。但他知道,這個落差並不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而是過去所學的時間累積不同。
「或許我本來就是比較有自信的人吧!」蕭宇成說,自己沒有特別去擔心「落後別人怎麼辦?」而是務實地面對問題,努力彌補。「而且重點這沒有其他捷徑,那就去做吧!」兩年他把落差追回來,甚至成為班上的前段班,考上台大物理所碩士。
藝術底子結合光電原理,跨入醫學影像應用領域
碩士讀的是物理所,但蕭宇成選定的是光電組,畢業後,他鎖定交大影像與生醫光電博士學位學程,初心,就是當年老師的提問:「藝術結合理工,怎麼帶給世界你的價值?」
「光電原理是成像技術的基礎,而影像辨識則是非常視覺畫面,這兩者,剛好都是我最熟悉的,」蕭宇成說,18年的美術學習,讓他對於視覺還是特別有感,結合光電成像與影像辨識,就剛好跨領域整合自己最擅長的兩項專長,而影像應用的場域,最具發揮的,就是醫學,結合過往專長,讓他朝著第三個領域跨入。
這件事,其實也反映在他與同學一起發明魚型口罩上。起心動念是當年PM2.5空污議題非常熱門,自己的老師常常咳嗽,但又不習慣戴口罩時的呼吸不暢,但口罩沒包覆臉部完整,又很難完整隔絕空氣中的髒汙。
和同學研究討論時,蕭宇成發揮物理專業,從濾網的功效開始,如何應用電的原理,去改善濾網的吸附性;另一方面,則思量如何增加口罩包覆性,一開始,團隊想著用個碗蓋住臉最密實,但不僅占空間難收納、還更悶不過氣。
美術出身的蕭宇成,開始研究口罩的結構造型,最後想出切出折線,讓口罩未用時是平面,推開後就變立體造型,結合改良的濾網,成功打造出好呼吸又濾淨效果更佳的新型口罩,奪下創新大獎,還成功商品化上市。
別被「隔行如隔山」自我限制,當能堅持的少數人
學生時期就開始創業,走過跑道轉換、創新創業,蕭宇成回顧,很多人覺得跨領域很難,其實比起實際落實上的困難,更多的可能是自己嚇自己,「跨領域跟創業很像,你不能還沒創業前,就覺得這家公司一定會倒。」
「一定會有挫折。」無論跨領域還是創新創業,這都是必經的過程,「但態度和信念最重要,」蕭宇成說,很多人都會說「隔行如隔山」,但就是這句話限制住自己,困難一定會有,「但就是要堅持啊!最後改變世界的終究只是少數人,那些少數可以堅持下去的人。」
蕭宇成強調,大部分人的智商其實都差不多,關鍵是不能預想著跨域時會遇到的挫折,於是未戰先投降;也不能跨域後遭遇困難,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就心灰放棄,「如果放棄了,那才是永遠都隔行如隔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