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週五 下午6:36
黃仁勳旋風般訪台,在Computex展會上的發表,吸引了台灣人與世界媒體的目光,這股AI浪潮下Nvidia被加冕為王,2023年迄今市值成長超過170%,但黃仁勳或許要留心,同樣出身台南的AMD執行長蘇姿丰,已在謀圖摘下他的冠冕。
知名財經雜誌《富比士》指出,蘇姿丰擘畫了矽谷歷史上最大的反轉,讓瀕臨破滅的AMD轉死為生,不到10年內股價上漲30倍,站穩腳步後,如今蔚為話題的AI領域將是她謀求的下一個方向。
「展望未來5年,你會看到AI深入AMD每一款產品,它將成為最大的成長動能。」蘇姿丰表示。
AMD一度瀕臨破敗,蘇姿丰如何挽救?
AMD的誕生甚至比矽谷要早,位於加州聖克拉拉總部頂樓窗外,可以看見這間科技巨頭歷經的古往今來,外頭的101號高速公路前方,便是森尼韋爾的舊晶片廠,AMD曾在這裡生產晶片,而宿敵Intel的辦公室也在舉目所及之處,現在這位死對頭的市值已被AMD超越。
但2014年蘇姿丰接手AMD時,這間科技公司正處於前所未有的低谷,距離崩潰或許只有一步之遙,當時他們解僱了約4分之1的員工,背負22億美元的債務,股價在2美元左右徘徊,前高管派翠克.摩爾黑德(Patrick Moorhead)形容這間公司已經死星高照。
那時AMD被分析師評論為沒有投資價值,曾經占下4分之1的伺服器晶片市場已山河盡失,甚至連準時推出產品都成了問題。回顧接棒的那一刻,蘇姿丰也坦承,「當時我們的技術沒有競爭力。」
根據《富比士》報導,蘇姿丰擔任AMD執行長的第二天,便在公司大會上向員工信心喊話,「我相信我們可以打造最好的產品!」她回憶當時的景象,「雖然你現在可能覺得很理所當然,但對當時的公司而言並非如此。」
這個口號是她帶領AMD重返榮耀的第一步,蘇姿丰來到AMD訂下的計畫只辦三件事:打造傑出的產品、強化客戶信任、精簡公司。她解釋,之所以是三件事是為了保持簡潔,「如果是5件或10件事,那就很難辦了。」
蘇姿丰帶領工程師重新專注在打造能擊敗Intel的晶片上,雖然沉潛期間AMD在伺服器晶片領域仍持續失去市場,但2017年Zen晶片架構推出時,他們的付出終於得到回報。蘇姿丰自豪地表示,Zen的運算速度比AMD之前的產品快了50%以上,同時透過這一戰,他們讓業界知道AMD已經成功走出陰霾。
到了2020年發布的第三代Zen架構處理器,AMD的產品已經是市場上的佼佼者,如今Zen架構成為了AMD所有處理器的基礎。
在策略上,蘇姿丰聚焦Google等科技巨頭,他們需要龐大的CPU滿足雲端業務爆發式成長的動能,而AMD正可以為他們提供燃料。Google雲端執行長湯瑪斯.庫里安(Thomas Kurian)回憶,他剛加入時AMD還不是Google雲端生態的重要一部分,「他們現在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合作夥伴,這都是蘇姿丰的功勞。」
而後續隨著Intel在晶片製造延誤、產能提昇緩慢、蘋果逐漸減少Intel晶片使用等事件陷入困境,給予AMD追趕競爭對手的機會,並在去年市值首度超越Intel。
儘管Intel 630億美元的年營收,仍較AMD的236億美元高出許多,AMD仍在快速攻佔Intel的市場,最新的調查指出,去年第四季AMD的CPU市占率達到31%,外界也看好在資料中心市場上能從去年的22%在今年底成長至30%以上。
瞄準AI領域進攻,AMD整合AI團隊再出發
而在CPU市場乘勢追擊之外,蘇姿丰也打算向科技界當前最火熱的AI領域進軍,而Nvidia可能會是他們將要面對的競爭對手。蘇姿丰有意加大研發與Nvidia的H100晶片競爭,她領導期間研發支出成長4倍50億美元,幾乎是剛上任時AMD的營收總數。
她也一直透過收購來抗衡Nvidia,2022年以488億美元收購的賽靈思,便成為了AMD AI團隊的核心。今年5月AMD便宣佈已經將多個AI團隊合併,由前賽靈思執行長Victor Peng負責領導,聲稱這個新團隊將負責AI軟硬體的各個面向。
但不光Nvidia可能是競爭對手,亞馬遜、Google甚至Meta等AMD客戶都在研發AI晶片,不過蘇姿丰對此不擔心,她很清楚公司在尋求效率時會考慮自行打造硬體,但沒有AMD數十年的積累,最多只能做到一定程度,「我們的任何客戶都不太可能複製整個生態系統。」
最近的財報會議上,蘇姿丰便明確表示,AI是AMD的首要目標。「我對我們在AI領域的機會感到非常興奮,這是我們首要策略目標。」蘇姿丰指出,他們正與客戶密切合作,並且合作過程讓他們對如何在市場取勝有更明確的了解,將盡快推出AI產品。
今年初登場的PyTorch 2.0機器學習框架,支援AMD Instinct及Radeon GPU,也被認為給予了他們追逐Nvidia、開發自家AI軟體的機會。
不過,蘇姿丰對AMD的企圖不只有AI,想讓AMD成為歷久不衰的公司還有更多任務的達成,「我認為AMD還有下一個階段,我們已經證明AMD是間好公司,接下來再次證明AMD很優秀、能夠為世界留下悠久的貢獻,對我來說都是有趣的挑戰。」
資料來源:Forbes、The Stack、NextPlatform
責任編輯:錢玉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