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9日 週五 下午4:20
2022年,台灣394位行人因交通事故身亡,換算下來平均每日都有不幸案件發生,難怪會被貼上「行人地獄」標籤,促使中央與地方政府上緊發條並頻出新招改善。但這股民怨真能改變整體環境,台灣真能變成「行人天堂」?台大教授許添本指出,交通道路規劃,一開始就沒做對,要從根本上改善。
上個月台南發生一起死亡車禍,一名孕婦開車撞上一對母女,3歲女童當場死亡,母親身受重傷。類似事件長年來在台灣頻繁上演,甚至連在台外國人都說,台灣樣樣好,就是交通亂象太多,台灣是「行人地獄」的負面形象更已傳至國際,外媒都來報導。
根據「道安資訊查詢網」統計的數據,2022年共3085人因交通事故死亡,較2021年增加123人,且自2020年以來,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始終維持在3000人左右的高點,凸顯台灣交通確實大有問題。
另外,2022年全國事故發生位置,路口件數逾21.4萬件,遠高於路段的逾15.6萬件;死傷人數比例,路口更占了58%。
這樣的數據,讓交通部每年盤點全台易肇事路段,並編列經費力圖改善。根據交通部運研所公布最新一期的「台灣地區易肇事路段改善計畫」,肇事案件數排名最高的路口,平均5.3天就發生一起事故。至於盤點出全台十大容易肇事需改善的路段,看了更令人心驚!因為許多是附近居民每日通勤相當仰賴的交通樞紐。
何時才能還給民眾一個安心的用路環境,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不解決停車問題,只是硬逼汽機車去別處違規
台灣的交通規劃長期以來以車子為中心,導致人行空間被壓縮,交通肇事比例太高,讓「行人地獄」標籤撕不下來。台大土木系教授許添本指出政府在進行規劃時,都以車子為主角,先決定車道數、車寬長度,再規劃人行空間。甚至車道空間不足時,還會把已被壓縮的行人空間取消、把交通設施放到人行道上。
這樣的結果,造成車子愈來愈方便,行人愈來愈不便,最終成為行人地獄。
但許添本分析,政府確實曾針對行人空間進行改善,例如營建署這些年來將全國人行道增加至9806公里,但糟糕的是,這些人行道卻常被汽機車占用,並成為民眾的一種「習慣」。隨著都市人口密度愈來愈高、車子數量愈來愈多、路邊活動愈來愈強後,終於發生憾事的機會也隨之增加。
要破除這現象,許添本認為,除了應將違規汽機車清除外,還需提供更多的停車空間。參考國外經驗,政府可縮窄車道、增設路邊停車位,並發放「社區停車證」,便於居民停車;再者,社區內遠處應設立私人停車場,供外來車輛停放。然而,只靠強迫違規汽機車離開,並無法解決問題,反而將導致他們違規停車在其他地方。
另外,政府亦應教育駕駛,養成隨時注意行人的習慣,以降低事故死亡率。如果能廣設人行道,將能提醒駕駛行人的存在,並將整個道路環境、氛圍改為以人為主。
最後,以人為主的道路規劃理念應納入都市計畫。例如,30公尺寬的道路,以人為主的設計應分配出2/3的空間給行人,剩下的空間再分給車輛,如此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為標配。但台灣要借鏡,必須從根本上改變以車為中心的規劃思維。
改變思維,市區空間應還給行人
當然,道路若全部以人為主,塞車問題可能更加惡化,因此政府必須從中做出取捨。許添本補充,如果在行人很多的地方,道路應該只有進出該區域的功能,車子本來就不需要開太快;但如果是連接兩個地點用的穿越性道路,行人數量較少,自然就要以車為主,提升道路的運輸效率。
「你看歐洲的城市,大部分都是舊市區,但卻是人行環境最好的地方,」這些國家並沒有拆掉老房子,卻能成為行人天堂,怎麼做到的?其實就是將市區馬路,從以車為主改為以人為主而已,而原本道路的穿越性功能,就由外環行人較少的道路承擔。台灣早期做很多外圍的繞道公路,但卻沒有將市區的道路改為以人為主,空間仍未還給行人,導致人車爭道的險象環生。
另外,透過燈號將車子與行人完全隔開,人行走時汽機車全面禁止通行,反之亦然,甚至將車道立體化,改為高架或地下化,就能將人車之間的衝突完全隔開,進而大幅降低路口的交通憾事發生率。
許添本說,必須從都市計畫、道路空間的設計,以及交通管理等各方面進行轉變,才能讓台灣從行人地獄變為行人天堂,目前政府改善是起點,但整體思維仍必須跳脫以車為主的思維,改為以人為主的思考,整體觀念轉變後,才有改變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